首页
> 工作动态 > 派驻工作
大连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用廉洁文化孕育警营海晏河清新生态

开设“廉政讲堂”、建立“警企廉盟”、推行“家庭助廉”......

近年来,大连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聚焦新时代公安廉洁文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持续监督推动教育“倡”廉、制度“固”廉、监督“促”廉,用廉洁文化孕育警营海晏河清新生态。

推动教育“倡”廉,提升廉洁文化感染力

“我们坚持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廉洁警营新生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以文化人上聚焦用力,在固本培元上狠下功夫......”该组王浩组长介绍说。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倡廉“组合拳”,公安廉洁文化建设发生一系列可喜变化。

“思想之魂”更加牢固,推动公安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何为廉、为何廉、何以廉”思想大讨论,把政治教育、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融为一体,让公安民警在思想碰撞中不断筑牢廉洁意识、增强廉洁观念,推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思想深入人心、融入日常、成为自觉。

“理论之基”更加夯实,充分发挥线上“学习强国”和线下“廉政讲堂”两个平台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作用,组织开展 “领导干部述廉”“先进典型讲廉”“青年民警说廉”等学习活动,大力宣传廉洁文化、普及廉洁知识、推动纪律建设。今年以来,共开展廉洁教育、警示教育、作风教育等各类学习活动211场次,学习教育覆盖率100%。

“廉洁之风”更加充盈,依托警史馆、荣誉室等教育场所,打造清廉书吧、廉洁长廊,宣传廉洁知识、弘扬廉洁文化;举行“新老结对、清廉帮扶”暨“师徒制”拜师仪式,讲好“廉洁第一课”,让“廉洁基因”深入青年民警心中;与企业建立“警企廉盟”,构建“亲”“清”新型警企关系,推动清廉警营文化融入营商服务。

推动制度“固”廉,提升廉洁制度约束力

《关于加强全市公安机关政治建警20条措施》《市公安局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市公安局机关和警种部门公开遴选工作实施办法》......从政治建警制度、到领导责任制度、到选人用人制度,随着一项项制度规定的颁布实施,制度“固”廉的体系日臻完善,管控约束的链条更加清晰。

用“廉政责任单”管控重点岗位,根据民辅警违纪违法案件趋势特点,确定违纪违法问题高发的执法办案、政务服务、集中采购、项目审批等41类重点岗位,针对每一类专门设计清廉责任单,进一步明确廉政标准和廉洁要求,全面细化廉洁用权、廉洁履职责任,推动“人人肩上有责任、责任上面有清廉”成为常态。

用“廉政风险单”管控重点人员,围绕民警思想波动和行为规范建立信息感知积分体系,建立廉政风险清单,对民警的社交、情感、娱乐、投资和履职、执法、内务、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捕捉和分析,每月预警研判、晾晒通报,对发现的违纪苗头和隐患问题,“挂单销号”、逐一整改、提前清除。

用“廉政评价单”管控重点环节,推动市公安局全覆盖开展政治督察,全面检视公安队伍,逐一梳理重点环节,建立廉政评价台帐,瞄准靶向、精准发力,即解决表面问题,更挖深层根源。政治督察启动以来,共排查发现和解决24个方面550个具体问题,推动建立各项规章制度12项,切实把“当下改”的举措和“长久立”的机制有机结合,将清廉评价单的作用彻底释放。

推动监督“促”廉,提升廉洁从警执行力

“现在我们真是被全方位‘监管’了,不仅有组织管、有领导管,现在还有家属管......”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政委戴鹏对监督“促”廉感触很深,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驻局纪检监察组与市公安局党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显著成果。

精准抓“闭环监督”,充分发挥公安内设纪检机构职能作用,推动成立队伍管理岗和执法监督岗,进一步落实监督制度,强化对人、财、物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用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程对民警的执法执勤、案件办理、警容风纪、群众满意度进行监督,不断提升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能力水平。

重点抓“关键少数”,推动市公安局排查确定“20类人员”作为廉政管理的重点人,常态化分析研判重点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动态表现,通过建立健全沟通谈话、激励谈话、专题谈话、提醒谈话等谈心谈话制度,进一步构建明责、履责、考责、问责链条,有效落实教育管理监督措施,确保人人讲廉洁、处处讲廉政,高质量打造“廉洁警营”新生态新形象。

聚力抓“家属助廉”,编发《致全警家属告知书》,召开家属助廉座谈会,节假日向家属发送助廉短信,通过助廉互联微信群推送加班民警名单,让家属了解民警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倡议家属们发挥“廉内助”作用,当好民警身边的“监督员”,全面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的跟踪问效,努力做到预警在先、防微杜渐。

来源: 大连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